频道主编:宋大为
走入篆刻殿堂的富有者

——书法篆刻家李殿富篆刻印象

张新德     长春日报     2016-07-11 10:00:04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李殿富先生部分篆刻作品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雕刻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篆刻艺术品,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青睐,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和巴林石等印石也因此而名贵。

在吉林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刻字委员会委员、关东兰亭印社社长李殿富先生的篆刻作品,为众多印石篆刻收藏爱好者所喜爱、收藏。李殿富先生说,他所篆刻的每一方印章都有自己的体悟和感受。

篆刻印之一:真恨日短

2005年,李殿富先生篆刻一方印作:“真恨日短”,边款刻:“习字、刊石余所好也,终日习之、刊之、读之、访之、苦之、乐之,并觉时光飞逝,年花甲矣,真恨日短。长伴星稀感慨之余记之。”与此同意的还有一方印作:“常伴孤灯暗,不知月儿明”。

李殿富先生自1981年开始学习书法,1983年开始研习篆刻,三十多年沉浸其间,仍感时不我待。 他每天早4时起床写字,夜晚研习书法、篆刻,经常忘记时间。最初多采用青田石篆刻,多是一方印刻成,磨去字迹,再篆刻,或一方印石的六面都刻字。经上海一家书法杂志编辑指点,知“印宗秦汉”,始临秦汉印,继而临明清名家印,又关注西泠印社社员的作品,吴昌硕等名家印谱是他研习的范本。他理性感受古人和当代大家的篆法、章法和刀法,博采众长,而非简单模仿。短短几年,成就斐然。

1988年9月,李殿富先生篆刻作品“教育为本”和“松花江畔”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入编《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篆刻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的作者,吉林省仅有两位,另一位是吉林市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刘迺中先生。李殿富先生参加“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开幕式,认识了陈大羽、武中奇、尉天池、黄惇、马士达等名家。而原本默默无闻的李殿富先生也引起了书法界关注。1989年2月,他收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证书。赞誉纷至,一向做人低调的他依然静心研习篆刻,孜孜以求,不断超越自己。

书法篆刻界行家评价:李殿富先生篆刻作品既有古朴的“汉印风格”,刚柔相济,巧拙互参;又有现代艺术的个性张扬,端庄凝重,洗练典雅。

篆刻印之二:澹中有味

李殿富先生认为,篆刻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是作者学识、修养、审美的综合表露,也是作者内在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应于平淡中蕴藏丰富的内涵。篆刻印作“澹中有味”,是他这一篆刻理念的表达。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和其一条较大的支流饮马河流经李殿富先生的家乡——德惠市境内,他引以为豪。上中学后,他离开家乡,也远离了流经家乡的松花江和饮马河。当他熟练篆刻后,就爱动刀篆刻与松花江、饮马河有关的印章,注入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松花江畔”、“松花江畔是家乡”、“饮马河畔是家乡”等。他在一方“松花江畔”印章上刻边款:“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畔德惠市,旧称张家湾,松花江水、黑土地、大豆、玉米、高粱,哺养造就了德惠人。”

李殿富先生童年时,曾在家乡的草甸上放牛,放马,放猪。在草甸上,他和小伙伴们尽情嬉戏。有时,也独自躺在草甸上仰望高天流云,内心畅想。无忧无虑的童年常勾起他美好的回忆,他特别篆刻一方印作“心归牧童”。

中国名山长白山是吉林人家乡的山。李殿富先生怀有深深的长白山情结。他为一位摄影家篆刻印章“长白之恋”,其实正是表露他自己的长白山之恋。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常入其印,且每次篆刻都有新意。如:一方“上善若水”朱文印,斜角照应,大疏大密;右上角的“上”字篆如古代男士席地而坐伸展手臂端物,造型生动;左下角的“水”字篆如三位古代仕女款步而行,意境美好。可谓“方寸之间,内涵丰富”。

“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一成不变。”如何走向更高的境界?李殿富先生一直在探索。他篆刻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方印章,表明心迹。

篆刻印之三:春风放胆

借用清代郑板桥诗句“春风放胆来梳柳”,李殿富先生篆刻印作“春风放胆”,彰显出他如沐春风、放胆开拓的心态。

2005年,李殿富先生赴美国探亲,居住半年之久。他注意向喜爱东方文化的美国人士介绍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当年10月,他应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术系邀请,在该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展期30天。宾州州立大学美术系和富兰克林· 马歇尔学院美术系13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工作人员及当地喜爱东方文化的人士参观了展览,备感惊奇。其间,他应宾州州立大学美术系邀请,又举办了关于书法和篆刻艺术讲座。他从对立统一层面上,讲解在书法、篆刻创作中的阴阳对比、设置矛盾和解决矛盾及笔法、章法、墨法等知识精华,并现场回答听众提问,反响良好。当年11月,他又在宾州图书馆举办了个人篆刻、微刻和扇面艺术展,也获得好评。

李殿富先生曾任白山印社副秘书长。2013年8月,他与同属白山印社社员的张古非、魏宏声在长春市举办“铁笔游云”三人篆刻作品展。这在吉林省篆刻史上尚属首次,省内一些学者、各地书法篆刻爱好者纷纷前去展场参观,给予很高评价。

2013年10月,西泠印社在杭州市举办“印汇天下——国际印社联展”,这是篆刻界最高级别的展事,国内外60余家印社联展,盛况空前。李殿富先生和关东兰亭印社另外9名社员的篆刻作品入展。他应邀参加“西泠印社成立一百一十周年庆祝大会”,出席了篆刻展开幕式。

篆刻印之四:得大自然

“得大自然”是李殿富先生几年前篆刻的印章。他解释:“得大自然”是自己的目标,即熟悉篆刻艺术的创作规律,能够在篆刻艺术领域畅游。

从他的一件件篆刻作品中,能够发现:他已在篆刻艺术领域轻松畅游;并能找到他获得篆刻界和收藏界广泛赞誉的原因。

如,国画家、“吉林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委王池涛先生请他篆刻的朱文印“大年余”。印文中的“大”字,仅三画,却占印面五分之二的空间,突出其“大”,强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意。此印作在《书法报》发表。王池涛先生非常喜爱,视为收藏珍品。

他为著名画家、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甘雨辰先生篆刻的名章,“甘”字约占印面二分之一空间,疏朗古朴、典雅。此名章成为甘雨辰先生喜爱之印,常钤画作之上。

他篆刻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方印章,一朱一白,篆法独到,章法奇特,刀法凌厉,被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沈沉先生创办的中国篆刻馆收藏。

据介绍,他篆刻的多方印章被博物馆、档案馆以及书画家和收藏家收藏。他的多件篆刻作品在《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之友》、《篆刻》等专业报刊发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展,并赴法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展出,多次获奖;篆刻作品和个人简介入编《中国篆刻全集》等诸多典籍之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白山印社副社长施永安先生这样评价他:李殿富先生是一位恪守、张扬传统文化的书法篆刻家,其一印、一款都是通往他内心世界的钥匙;他放畅才艺,收获硕果,真的是金石殿堂里的富有者!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