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张涤新:留得自然在砚端

张新德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14-12-08 13:20:00

张涤新雕刻的《汉魂砚》

张涤新雕刻的《残棋砚》

张涤新雕刻的《秦风汉骨砚》

张涤新雕刻的《清风砚》

张涤新雕刻的《铮骨砚》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考古资料介绍,新石器时代先民研磨矿物染料而发明的研磨器,距今已有5000多年。大约从战国后期开始,先民用石墨磨汁作书,从此才有了真正意义的“砚”。

唐时开始人们以端砚石、歙砚石制砚,至今已1300多年。近现代由于书写工具改变,石砚的实用价值减小,艺术价值上升。即石砚的实用功能降低,而艺术性转为首位。

当代石砚雕刻艺术家,以石材为原料,创作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石砚。每一件优秀的石砚,都是完美的艺术品。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白山市长白山松花石砚创研所负责人张涤新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在现代石砚创作中,作为功能性的砚池已变成一种代表品类的符号而已,所受限制更少,使它更向纯艺术靠近,因此创作也就更加自由。”

据介绍,张涤新自1988年开始制作松花石砚,曾师从著名制砚艺术家叶莲品先生,潜心学习制砚艺术。多年间,他以石砚为载体,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感悟。每找到一块天然形状松花石材后,他都反复观察思索,确定最佳主题,因材施艺,巧妙利用石材色泽、纹彩、肌理及天然形状进行设计加工。在制作中,石材的特性得到了最好的利用和发挥。其作品显出个人的印记——独创性。

1994年5月,张涤新雕刻的几方松花石砚随《中国山东文化艺术展》去瑞士展出;1994年,《中国文房四宝》杂志第二期和第三期连续刊登了他雕刻的6方松花石砚作品图片;1998年3月,吉林省文化厅授予他《吉林省民间艺术家》证书。

业内权威评价:张涤新雕刻的松花石砚,主题突出,简单雅致,既有江南的秀美,又有东北的粗犷,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唤起观赏者的遐想。

《铮骨砚》:钲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用铜铸成,行军时敲打。张涤新选择一块天然形似钲的松花石,在表面刻了青铜纹饰,剖开内膛,雕琢成砚池。一口曾历世事沧桑、兵火熔蚀而只遗一身铮铮风骨的“钲”便问世了。《铮骨砚》参加2009年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展获金奖。

《石窟砚》:一块松花石颇似敦煌的一座石山,表面斑驳。张涤新在石壁上凿出石窟,于“山”的中部开出的砚堂恰似一池碧水,致使粗犷与精致,荒凉与清幽,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2009年,《石窟砚》入选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被《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美术作品集》收录。

《汉魂砚》:一块沉积岩松花石沟痕层层,淡黄色,犹如朽木,曾因无理想立意,被放置了三年多。后来,张涤新构思雕刻一扇古老的门,饰一件汉代风格铜门环,气息古朴。让人联想:门内就是封尘久远的历史。

《清风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尚纯洁。张涤新利用松花石的自然形状、色彩与纹理,采用高浮雕的技法雕刻图景。一片卷起的秋荷残叶背面凸显筋脉——虽残,风骨依旧;一只莲蓬上仅存两片花瓣,显现生命力顽强;褐色池塘中利用巧色雕刻一条黄色小鱼,悠然游弋,周边有天然波纹。幽静中有动感,生机盎然,格调高雅。2012年,《清风砚》获第三届吉林省工艺美术精品展特等奖。

今年8月下旬,由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吉林省工艺美术全集编纂委员会主办“首届吉林省百名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甄选出符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吉林卷》入编标准的经典作品,张涤新雕刻的两方松花石砚,被列入其中。

张涤新认为,雕刻石砚应更多保留和利用石材的自然特质,通过巧妙构思给予适当加工,留给观赏者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想象与审美享受。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使石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丰富。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