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小窑炉烧成的“卢钧”

辛 吉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13-04-16 10:15:34

“卢钧”鼓钉三足炉

在2012年8月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多件“卢钧”。由此,长春收藏爱好者开始认识这种钧瓷一族。

钧瓷产于河南禹州市神垕镇,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它以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为北宋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

由于战乱,钧瓷的烧制技艺至清初已基本失传。清光绪五年(1879年),神垕陶瓷艺人开始研究和恢复钧瓷生产。其中,窑工卢振太、卢振中兄弟成就最大。卢氏兄弟采用小窑炉,每窑只烧一二件,以还原焰烧制出红、蓝、紫釉色的钧瓷。因卢氏创烧,故称 “卢钧”。“卢钧”的烧制成功使失传数百年的钧瓷红、紫釉色得以重现,成为近代钧瓷中珍品。1915年,卢氏兄弟烧制的“卢钧”作品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卢钧”“八钉馆”、“折沿碗”等作品。

近年来,卢氏后人在继承“卢钧”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小窑炉中,碳烧出有“金丝线”、“黑唐新花”等窑变效果的钧瓷作品。釉面浑厚晶莹、古朴。其中,“黑唐新花”的窑变效果是以蓝色、黑色为主色调,既似唐时黑釉,又如宋时的蓝釉。已有多件“卢钧”作品在国内瓷器精品展上展出,引起国内钧瓷爱好者的关注。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