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白山市长白山松花石砚创研所负责人张涤新雕刻的松花石砚《清风砚》获第三届吉林省工艺美术“百花杯”精品展金奖。
张涤新作品《清风砚》
《清风砚》长61厘米、宽22厘米、厚6.5厘米,格调高雅。据张涤新介绍,他是利用松花石的自然形状、色彩与纹理,采用高浮雕的技法雕刻图景。一片秋荷残叶浸入水中,卷起的荷叶背面凸线雕出筋脉——虽残,风骨依旧;荷叶旁一只莲蓬上仅存的两片花瓣,不失风采;褐色池塘中一条小鱼悠然游弋于荷叶与藻类之间。幽静中有动感,清风徐来,生机盎然。张涤新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尚纯洁。《清风砚》借助荷花表达追求高尚风骨的内涵。
张涤新说,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他通过砚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感悟,表达他的某些感受,所创作的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他尤为喜爱和擅长利用古代建筑、器物,如石窟、城楼、编钟、古瓶等符号来设计砚的形式。他曾数次赴河南洛阳观看龙门石窟,感受古代雕刻艺术的气韵。
每找到一块天然形状松花石材后,张涤新都反复观察思索,直到思想情感与石头碰撞出火花,确定主题,精心创作。
在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展上,张涤新雕刻的一方松花石砚《铮骨砚》获金奖。另一方松花石砚《清风砚》获第二届吉林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张涤新作品《铮骨砚》
在第三届吉林省工艺美术“百花杯”精品展上展出的一方《铮骨砚》是张涤新的代表作之一。《铮骨砚》长43.5厘米、宽33.5厘米、厚6厘米。钲,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打击乐器,铜制,行军时敲打。一块天然肖似钲的松花石,稍加刀凿,只在表面刻了若隐若现的青铜纹饰,剖开钲的内膛,形成了砚池。一口曾历世事沧桑、兵火熔蚀而只遗一身铮铮风骨的钲便问世了。
张涤新作品《汉风砚》
同时展出的张涤新雕刻的松花石砚《汉风砚》也令人称奇。《汉风砚》长43厘米、宽33厘米、厚3厘米。砚面表现汉代王昭君出塞情景:大漠落日,风卷云天。汉与漠北匈奴族的“和亲使者”——王昭君踏上岩石,毅然向遥远的大漠深处走去。
张涤新作品《宁静砚》
这次参展品中,张涤新雕刻的松花石砚《宁静砚》,生动有趣。《宁静砚》长18.5厘米、宽12.5厘米、厚4.1厘米。一块有条纹的松花石雕刻一只天鹅,其头部上保留石皮本色,腹部下纹理如水纹,表现天鹅在水中从容悠闲。巧的是天鹅回首,颈部与背部围出的空间可当储墨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评价:张涤新雕刻的松花石砚主题突出,简单雅致,既有江南的秀美,又有东北的粗犷。尤其雕刻的古代青铜器砚,质感非常强,铜器变形处理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