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松花奇石砚呈自然之美

刘伟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09-12-02 09:05:47

 在中华砚林中,“松花石砚”是出生最晚、身价最高贵的石砚。松花石砚的历史虽然只有三百多年,但因“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纹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康熙皇帝);“滑不拒墨,涩不滞笔,润足超逸千古”(陈元龙)。又出自皇帝家乡,得皇帝钦制、宠爱,而成为大清国宝。宫墙大内,百姓难及。直到三十年前,通化市工艺美术家挖掘承传出松花石砚,民间方见松花石砚的美容。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松花石砚和松花奇石的深度认识,及广泛追捧,使松花石砚、松花奇石市场和价值逐步升温。松花石色彩丰富、色差鲜明畅快,质地温润细腻。目前发现有五十多种色彩,有的似朝霞、似落日、似桃红、似黄金、似白玉、有的似蓝天彩云、有的似碧水涟漪、有的似秋季五花山之斑斓靓丽。奇石形态更是神异万千,有的型似山川、有的似平原、有的似人物、动物、有的似植物……千姿百态。除有灵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中国四大名石”漏、瘦、透、皱、秀的要素外,更有其“形、色、质、纹”的独具特质。其形是灵魂,其色是价值,其质是肋骨。独特的形态,丰富的色泽名噪收藏界,近十年被引誉“奇石新宠”。

 松花石产地“混同江砥石山”就在我家门前。我自幼就在松花巨奇石的旮旯里攀爬游玩。大学一毕业,我进了通化市工艺美术厂从事设计工作,在叮咛当当的琢砚声中开始了艺术人生。

 也许是因为对松花石情有独钟的缘故,自己创办了松花石砚厂。看到很多因为运输或是采挖时致残的奇石,被老师傅们说成是“该扔弃的废物”,很心疼。一天,在雨中独自打着雨伞观看它们漂亮的身形,残缺处各自露出丰富斑斓的色彩,似乎在争抢着告诉我:“我们生命还没有结束”!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真正爱护松花石资源?不经意间,一方用奇石雕刻的《徐公砚》变幻神奇,给了我一点启示。同时我不断接触奇石、阅读奇石、沟通奇石。使我深深感悟到:人的智慧太有限了。再著名的大画家、再著名的大雕刻家,其智慧与雕塑手段都无法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随其奇石之自然,才能还奇石之精神;随其奇石之自然,才能还奇石之生命;随其奇石之自然,才能还奇石天成的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只要是美的、善的、自然的、纯真的,都是松花奇石砚的创作题材。

 “成事只是一念间”。不久,“松花奇石砚”就在我们刻刀下脱胎面世,成为首创。尝试市场销售时,沈阳一位客户,把奇石砚全部包下,而且不讲价。从此松花奇石砚备受推宠,周边厂家也跟着收益非浅。佳品有《江山锦绣》、《彩玉牡丹》、《金秋小砚》、《奇石砚》、《奇石山水》、《情系长白山》等。2008年3月,我们又研制出“松花立体砚”,更具观赏性实用性为收藏家、赏石家青睐。主要代表作有:《随其自然》、《无为清静》、《高山流水》、《奇景天池》、《别有洞天》。在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展期间,我们销售十余方高端松花石砚。其中,《情系长白山》售价1.5万元,《彩玉山水》售价2万元,《龙兴长白山》售价3万元。

 中国著名书画家张道兴题“品埒端歙”,用书名来形容我们创作的松花石砚与端歙砚齐辉。书法家于湜之老师观后赋诗一首:“沉寐地底亿兆年,养得通体色斑斓,圣手雕琢巧天工,幸睹珍玩亦前缘”。中国著名诗人朱雷也在诗中赞道:松花彩砚,丽质天成,慧心素手,巧夺天工。静若春水,养心养眼,灿若秋山,怡性怡情。掌上风雅,案头清供,如此美观,慰君平生。

 这里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手中有资源,胸中有博大自然给我们的理念。让自然与砚文化及奇石文化相系相融,赋予松花石砚以崭新的内涵,为谱写中华文房的历史新篇章做点贡献。祝松花石砚人:品修为;艺精深;胸宽大;志高远。

 (刘伟: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