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杨廷华用长白石表现长白山文化

张新德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09-08-07 11:15:56

一块普通的长白山石,经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杨廷华雕刻,便赋予其丰富的长白山文化内涵,令人称道。有收藏者因杨廷华新作长白山石雕刻《长白雄风》对长白石刮目相看。

长白石产于我省长白县马鹿沟一带,主要成分为地开石。该石石质细腻致密,温润洁净,坚而不顽;颜色有白、灰白、黑、灰黄巧色等,而以灰白居多。摩氏硬度约为2.2度至3度,“受刀”——容易雕刻。它是继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之后的适宜工艺雕刻和印章篆刻的石料。因此,长白石属于“印章石”。近年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资源匮乏、价格暴涨,长白石引起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在福建、浙江、内蒙古等地都能看到长白石雕刻作品。

杨廷华雕刻新作《长白雄风》,创意新颖,构图简捷,刻工精巧,布局大气。其正面为浅浮雕生长在长白山的猛禽海东青和长白山天池。海东青亦名海青,是雕的一种,勇猛而善搏。自唐、宋以来,文人们就给它染上了一些神奇的色彩。如宋代大家欧阳修奉使至辽时,就写有《奉使道中五言长韵》,其中提到海东青:“猛禽出海东”。清乾隆皇帝东巡时也赋诗赞海东青:“禽中虎也却愁燕”——把它喻为禽中之王。海东青奋力展翅,翱翔长空,体现长白山人民不屈不挠的风貌和自强不息的长白山精神。

《长白雄风》背面是清初博学名家吴兆骞之《长白山赋》微刻。吴兆骞曾因科场舞弊案被牵连罹祸,流放宁古塔(清代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有新旧2城,“新城”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治所在地)22年。据资料介绍,康熙十七年正月,康熙皇帝昭谴侍臣致祭长白山时,吴兆骞作《长白山赋》。《长白山赋》写出了长白山的悠久历史、丰富物产和诸多景观,词句瑰丽,堪称长白山文化的精萃。 据说,当康熙皇帝读罢封山使臣呈上来的《长白山赋》,大加赞赏,即询问作者的情况,当时就有赦免之意。杨廷华的《长白山赋》微刻,楷书刀功遒劲,书风古拙,金石味浓厚,是少有的描写长白山的佳作。

杨廷华介绍,用长白石雕刻《长白雄风》,既是传承长白山文化,也是为长白石的开发利用探索一条途径。他将继续以长白石为原料雕刻作品,弘扬长白山文化,让更多的收藏者认识长白石,了解长白山文化。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