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新德)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家、吉林市“吉林乌拉满族民俗剪纸”传承人李侠新近出版的《关东四十怪》和《剪纸说萨满》(与刘金明合著)。在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展期间,李侠现场签名销售两部新书和2005年出版的《我的剪纸我的乡情》。出乎她的意料:三部剪纸专著共有500余本被剪纸爱好者购藏。
李侠在满族剪纸领域成果显著:200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举办了“中国吉林•李侠纸切断艺术展”;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联颁发的“国际民博会金奖”等国际和国展多项金奖;《长白山之神》等多幅剪纸被雕刻在长白山巨石上。李侠现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及剪纸委员会负责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
近年来,李侠出版《我的剪纸我的乡情》、《李侠诗画选》等5部剪纸专著。其中,《关东四十怪》“以满族剪纸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了关东人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史留下了一朵山花。”内容包括: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狗拉爬犁比车快、反穿皮袄毛在外、木底绣鞋大脚抬等。《剪纸说萨满》是从萨满几百个神祗撷取百神,利用关东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述说,使读者窥见一斑,领略萨满文化的魅力。
李侠在《关东四十怪》后记中坦言:“创作苦,时间长,投资大,甚至遭到阻力和抵毁,但我还是用毅力和执著完成了对家乡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同时,关东的古老文化底也蕴塑造了我,使我在冷冰冰的线条与文字组成的世界里得以复活,在生命沉淀了一种东西,那就是在错综复杂的红尘中宠辱不惊。况且做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用生命的岁月填补了以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记载吉林及并东历史的空白,今生足矣。”
在本届大展上,李侠展出的剪纸作品有《长白山之神》、《最后的嬷嬷人》、《萨满神谱百图》(与刘金明合作)等剪纸精品。新作《萨满神谱百图》长27米、宽0.5米,获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展金奖。李侠说:剪纸作为中国一传统民俗艺术,历史久远。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忽略了身边的艺术。随着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们追求根源艺术升温,剪纸将逐渐风靡于世,给现代人增添更多的情趣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