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24日,著名古陶瓷专家赵青云应邀专程来长春为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马继良鉴定藏品,并对部分藏品开具了鉴定证书。临别前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专家颇具感触地说:不虚此行,心里特别高兴。
马继良进入收藏领域二十余年,其主要藏品为紫砂壶、古陶瓷、古典家具、笔筒、砚台、竹木牙雕等,收藏较丰。9月16日,马继良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收藏理念。
淡化功利色彩
马继良认为,真正意义的收藏在于“藏”。 一件藏品,今天“收”来,还没来得及窥探清楚其来龙去脉,明天见利就出手,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不是收藏。收藏不能急功近利。如果急功近利,心情迫切,很难得到好东西,最易上当。
他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他引以为荣。能收藏到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藏品是人生的幸事之一。他感觉,这是他收藏的基础,也是他收藏的动力。“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藏品渊源,如同与古人对话,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他说, 收藏必须研究,收藏包含研究。
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为收藏标准,他收藏了不少有价值的藏品。
须做充分准备
“收藏与阅历有关。”马继良认为,收藏有机缘,机缘偏爱有准备的人。进入某一收藏领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主要是知识准备——知识面越宽,机缘越多,越能收藏到好藏品。为此他研读了古陶瓷等多部专业书籍,过眼了大量文物,并在物质和思想上都做了大量收藏准备,淘得每件珍品都不是偶然。
他举例,十几年前,他在长春某古玩城看到一件骑马俑——马四肢直立,上骑一女俑,施三彩釉,表面花纹像木纹,非常奇特。因卖方要价高,他没有立即购买。此后两个月,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才认定那件骑马俑是唐代绞胎烧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这才前去购得。2008年8月18日,原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云老师鉴定该骑马俑是“唐代绞胎三彩骑马俑”,属于存世之稀有佳作。
又如,1995年春,马继良到山东荷泽旅游时,到当地一位藏友家做客,见到藏友的一件粉青釉三足水洗是件好瓷器,当得知藏友有意转让时,便花高价购得。这次经赵青云老师鉴定,确认这件三足水洗为“南宋官窑之精品”。
要有前瞻性
马继良认为,收藏要有前瞻性,即当某种有价值的藏品还不被普遍认识的时候,就应预见其未来在古玩市场的走势。从他收藏古典家具选项中,可见他有很强前瞻性。
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他的陶瓷等藏品达到一定数量时,他便想怎样才能使这些藏品摆放在具有同等价值的器物上呢?他扑捉到了古典家具的古拙美,而且了解到外国许多收藏家非常喜爱中国古典家具,哪怕一扇古窗,都视若拱璧。由此他推测:古典家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收藏领域的新宠。于是,他选定古典家具为新的收藏品种。他将实用、材料、造型和工艺以及历史价值作为家具收藏标准,陆续购进多件古典家具。
在马继良的会客室、办公室、藏品室,摆放多件古典家具:黄花梨书案、紫檀屏风、红酸枝扶手椅、花梨木月洞门架子床、百宝阁、博古架、紫檀笔筒等。其中不乏明清家具。
近几年,明清家具和仿古家具的价格一路猛涨,藏友们佩服马继良有远见。
精神财富是真宝
“收藏是情趣所在。”马继良认为,“拥有精神财富才是最大的收获。追求精神升华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他介绍,在欣赏文物时,他为古人的聪明才智、非凡的创造力所折服,并由衷敬仰。他感到,与古人相比,自己很渺小,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炫耀的理由。
多年收藏,使他学会了谦虚、诚实、善良;使他能宽以待人、平易近人,不张扬,不违心奉迎;使他胸怀开阔,淡泊名利,丰富了内涵,净化了心灵。
藏友们评说:“马继良是位很有层次、很有品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