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古玩界的业内人士讲:收藏是一种雅趣,是一种心情,是一段从远古走来的历史记忆的一次掀起。对收藏家来讲,眼力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经验和眼力,即使遇到一件有价值的真东西,也会从你的手中、眼前失去。而对于经营者,眼力就更为重要——有一双好眼力,就会在真假难辨、赝品如沙的古玩市场里淘到宝贝,就会在经营中得到丰厚的回报。否则,什么孤品、精品,都可能在其手中以很低的价格卖掉了。
比如,沈阳的一位很有实力的企业家,在长春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了一件官窑瓷盘。当时,他的心情非常兴奋,因为一个收藏者一生能得到1件至2件官窑瓷就很荣幸了,也是值得人们羡慕的。可是一个月以后,他把这件官窑瓷盘退回来,原因是帮他“长眼”的那个人说:“这是一件假东西,看不准。”而这件官窑瓷盘被退回第七天,就被上海某文物店以高出原价12倍的价格买走了。那位沈阳企业家听到此消息后大病一场。
再如,某古玩城一位女经营者,几年前从农村以100元钱收到了一块看着不起眼的玉。此玉摆在她店内柜台的第三天就被一位买主以300元的价格买走。而买玉者返回家中将玉清理一番,发现竟是一块新疆和田羊脂玉,便以10多万元卖给天津市一位收藏家。后来,天津市那位收藏家拿这块新疆和田羊脂玉上拍卖会,竟然拍到120万元的高价。
再如,在今年我市某古玩城举办的一次地摊旧物展销会上,某摊位内有件铜像放一堆破铜烂铁中。卖主要价不高,我的一位朋友花86元购得这件铜像。现场经多位专家和业内权威人士鉴定,这件铜像是战国至汉代的文物,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收藏价值。一位台湾收藏家听到此事后,专程来长春多次同这位朋友协商,要以高价购买此件文物。
笔者建议,如果收藏者或经营者对自己的藏品还没有准确认识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出手。
(作者系长春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秘书长、长春奇石古玩艺术品商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