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在一场吉林名家书画拍卖会上,竞买人纷纷举牌
金意庵先生书法作品
周昔非先生书法作品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京、沪等地的书画市场出现了滞涨的现象。艺术品交易“泡沫破灭”的说法随之而起。但是细心的人士通过观察发现:价格跳水的都是千万元以上的大件作品,而这些作品的收藏主体多是地产商,把艺术品作为投资获利的载体,非真正的收藏家。而那些艺术价值高的精品力作,价格不仅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愈加坚挺,市场热度及成交量并未受到影响。
去年年末的吉林省书画市场上就显示出这种强劲的逆流而上的趋势,几家拍卖行在春节前的拍卖会上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其中吉林名家作品专场的火爆热卖颇可圈点——全场本地名家作品成交量达70%以上,成交价比照平常市场交易价格大幅上升。
显然,吉林省书画名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日益凸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收藏家认知。
多年来,吉林省的艺术品市场就存在着资源与价格不对等的状况,许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背离价值。如,2002年金意庵先生刚刚故去时,每件行书小品约500元左右。近些年,吉林市参与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者逐渐增多,其中不乏有资金、有眼力、有魄力的收藏家、艺术品经营者。包括金意庵先生在内的当地一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价值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历经十年,金意庵先生的书法作品价格上涨二十倍左右,当年认为作者书法存世量太大的观念已经被事实否定。
长春市的一些玩家在金意庵先生的个体案例上悟出了一些信息,寻找本地区具有相似因素的书画家作品作为收藏、投资的对象,王庆淮、李子喻、罗继祖、周昔非等艺术家包括其中。
王庆淮先生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京华艺专,为中国画研究会的成员,与王雪涛、陈少梅、于非闇一起得到过齐白石、黄宾虹等诸多艺术大师的耳提面命。齐白石曾在其《天竺水仙图》上题字褒奖:“……庆淮弟画此不亚(陈)半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在吉林省的艺术品市场上多年表现平平:2010年在某场小型拍卖会上成交的几件作品仅仅为每幅5000元左右。在2011年12月的一场吉林名家书画拍卖会上,王庆淮先生创作的巨幅山水作品《黄山朝霞》(长560厘米、宽174厘米)以66万元成交。其作品成交价格刚刚能与当代著名中青年画家作品价格相当,依然有升值空间。
从作者的社会影响、艺术成就及作品存世量来看,周昔非先生有着与10年前金意庵先生的惊人相似之处。正因为这样,很多藏家都把收藏、投资的重点选在周昔非先生的书法作品上。因此,近期出现了市场饱有量下降、价格明显攀升的局面。以长 136厘米、宽34厘米对联为例:2010年初,民间交易价格约2000元左右;2012年春节后,就已经攀升到4000元左右,而个别精品的价格还要高于这个数字。
其他如段成桂、李巍、丛文俊、孙文铎、甘雨辰、许占志、韩戾军等名家的作品市场交易价格都呈上升趋势。这些所谓的地方名家,因作者多数为藏家所了解、作品真伪的困扰不大而受到普遍关注,尤其是在价格上易于为社会接受。他们的作品悬挂在办公场所、家庭居室,能够提高环境的文化气息。而非常优秀的书画作品又具有优质理财产品的保值、增值属性。
(本文作者系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书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