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民俗藏品登上大雅之堂

张新德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12-03-27 09:34:07

2月21日,吉林古玩城“三石藏苑”经理杨磊向黑龙江省某博物馆寄出100多件绣品及服饰类民俗藏品。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民俗藏品已成被广泛关注的一大收藏门类,市场前景可观。

民俗藏品拥有特殊印记

民俗藏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种类繁多,包括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类物品。其中很多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只留在经历者的记忆中。如靰鞡、满族绣品、悠车、车马具、面食模具等。

靰鞡

马车花轱辘

满族幔帐套绣品部分

清代九眼含珠四龙铜马镫

清代用于茶壶保温的藤编

清代鱼刀

民国竹编食品盒

靰鞡是东北民间用皮革做成的一种防寒鞋,是满族先人创造的。鞋形如船,前脸有褶,帮上有穿绳用的皮耳。靰鞡里装上毡袜、絮入用木棒捶软的靰鞡草,不仅防潮保暖,而且轻便。因此,靰鞡草被称作“关东三宝”之一。数百年间,东北满族和汉族等民族的农民冬季普遍穿着靰鞡,在冰天雪地里劳作,甚至赶车远行。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靰鞡才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满族绣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其造型夸张、粗犷、拙朴,色彩艳丽。而枕头顶和幔帐套是最具满族特色的绣品。据资料介绍,“满族的祖先使用的枕头是用圆木制成的,后改成长方体的布枕头,而枕头顶则是枕头两边的正方形堵头。”这两块正方形的顶子也就成了满族女性表现刺绣艺术的载体,许多经典的刺绣作品也多出于枕头顶中。枕头顶的刺绣题材非常广泛,大部分都是象征着吉祥,表达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山水、花鸟、人物、文字等都是枕头顶刺绣的对象。旧时,满族人家多有南北大炕,夜间用幔帐当“隔断”,白日拉开套上幔帐套。幔帐套正面则由满族女性绣出多种题材的作品。

民俗学专家曹保明认为:民俗藏品承载着民俗的历史,是一种文化记忆,很多这样的东西构成文化框架,如一个马鞍,一个马镫,一个车轮,都是活着的生命,应该珍惜,尽力保护,让这些活的生命感染未来。

民俗藏品进入多家博物馆

近几年,总有市县新建博物馆,包括私人新建博物馆的消息传出:2011年2月,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开馆;2011年4月,东辽县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2011年7月,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落成;2011年11月,牡丹江市历史博物馆开馆。

新建博物馆收藏的民俗藏品,多数是从民间征集的。一些正在筹建中的博物馆也开始征集民俗藏品。而一些老博物馆也新征集民俗藏品,充实馆藏。

杨磊就向十几家博物馆转让民俗藏品。包括,牡丹江市历史博物馆、绥化市博物馆、望奎县博物馆、白城市博物馆和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其中,牡丹江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民俗藏品都是杨磊转让的,包括清代马拉轿车。杨磊因此被该馆聘为名誉副馆长。杨磊向望奎县博物馆转让的一辆清代四轮马车被视为民俗精品。

春收藏经营民俗藏品大家——吉林古玩城长春文物店经理高理春介绍:他的一些民俗藏品转让给通化绣品博物馆、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就从他征集到一套民国斗笠和蓑衣。

民俗藏品成了装饰品

许多民俗藏品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如今,已被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有艺术修养的人士所看重。因此,一些民俗藏品不仅被前者精心收藏,还被后者做了家居饰品。

据杨磊等业内人士介绍,除博物馆外,一些有艺术修养的爱好者购买民俗藏品做家居装饰。如,电视背景墙,镶嵌老建筑构件;用木门板和门隔子做隔断和屏风,显示岁月沧桑;用旧马车花轱轳配玻璃当茶台,现代与传统融合;清代木箱当茶几,与新家具混搭;用“米仓”——圆筒形木制品藏书,储米筒成了书柜;石马槽内放水养鱼,淳朴自然;用古旧马镫做玉托,金玉一体;古旧马鞍摆在博古架或书架上,引人遐想;将枕头顶和幔帐套等满族绣品装入玻璃框做墙饰,显露时尚;剪一段皮马套做门拉手,别有情趣;墙壁上挂靰鞡、串铃及竹编食品盒,洋溢田园气息。

高理春经理介绍:今年3月7日,长春一位企业家从他的店里购买一条小船。买主说,新居大厅设计摆放小船和鱼网,船舱装水养鱼。

也有酒店宾馆,以及旅游景点用民俗藏品装饰环境。长春有一家酒店内放置一辆清代马拉轿车,有的茶楼用民国榆木板门做装饰门,有的店门前立起清代或民国拴马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民俗藏品与大众情感距离很近。许多城乡居民曾看过祖辈和父辈使用过,甚至自己就使用过民俗藏品。如,四十年前,许多城乡人家有木制小炕桌,榫卯工艺。这种小炕桌是饭桌,又是学习桌——学生放学回家在炕上盘腿伏桌写作业。有些老式家具使用者一旦在市场上发现了旧相识,即触动了他们的怀旧情感,很愿意购买。

长春鸿鼎古玩城万泉庄经理赵先生介绍: 2011年,他在吉林农村收集了130多件旧家具,包括条桌、条案、小炕桌、板凳、木箱、木柜等,到今年2月已经卖了上百件。

民俗藏品良莠不齐

据民俗藏品经营者们介绍,2008年至今,民俗藏品价格普遍看涨,好的涨了三五倍,甚至十倍。导致长春古玩市场以经营民俗藏品为主的古玩店增多,现在已达几十家。

然而,在长春古玩市场上,民俗藏品良莠不齐。有的虽然属于热门种类,但品相特别不好;有的年代较近,数量较多;有的制作材料差,工艺不精,表面粗糙;有的缺少文化内涵,没有艺术性。个别古玩店,老物件摆满屋,但是真正有收藏价值的却不多。而且,随着民俗藏品价格提升,赝品也随之增多。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是所有涉及民俗的东西都值得收藏。那些年代久远、有文化内涵、品相好、稀少的民俗藏品收藏价值大。收藏者最好是成系列或成套地去收藏,从中可以看到演变的历史。成系列或成套的民俗藏品总体价值比较高。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