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字画连续“破亿”,是喜还是忧

吴伟忠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10-06-04 08:58:05

自2009中贸圣佳秋拍清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落槌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亿元藏品便频频亮相。在结束不久的2010中国嘉德春拍中,张大千晚年巨幅绢画《爱痕湖》又以1.008亿元的高价成交,一些收藏投资者不禁大声惊呼: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牛!

中国艺术品市场真会一直牛下去吗?笔者以为:面对目前艺术品市场火暴场面,收藏投资者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在当前楼市调控新政出台,股市大幅下跌的形势下,艺术品市场一枝独秀现象虽引人注目,但其中隐含的泡沫也是不容忽视的,据悉近期已有部分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的资金进入了艺术品市场。这些大资金坚信的是“强者恒强”的理念,采用的是炒楼、炒股的手法,挑选的大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因而造成了目前艺术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事实的确如此,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完成了由2008年春拍的低迷向2009年春拍的复苏再向2010年春拍的狂飙的发展过程。不过现在已有业内人士担心,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狂涨过程背后,潜藏着新的危机。他们担心几年前在当代先锋艺术领域产生的泡沫,正在向中国传统字画和陶瓷杂项领域弥漫。如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成交价为9586万港元的“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在2007年苏富比秋拍时只拍出了4625万港元,两年半不到的时间里其身价竟翻了一倍。藏家何以会这么快就脱手?这四千多万港元的差价里究竟有没有刻意托盘炒作的成分?另外还有一些中国字画拍品转手间隔时间甚至只有半年或几个月,每次转手身价都有数成的飙升,市场炒作痕迹十分明显。难怪有人说,过去只是房价飙升看不懂,现在轮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看不懂了。中国字画,尤其是存世量稀少的古代字画,曾因其“珍稀”抗跌而一度成为收藏家的避风港。但是,这个避风港的避险能力也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近期字画连连“破亿”更应值得警惕,说明有大量的投机资本正在涌向这个领域,投机资本的确会使艺术品市场短暂地火爆,但最终也会毁掉这个市场。

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为例,当年日本国民经济由零增长到负增长。日本纸业大王斋藤了英高价拍回的梵高的《加歇医生》以7000万美元卖出,赔了1250万美元;雷诺阿的《红磨坊街舞会》以3500万美元卖出,赔了4310万美元,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当我们看到当前艺术品市场牛气十足时,更应该警惕它泡沫破灭之后对整个市场造成的巨大杀伤力。

(作者系上海市闸北区收藏爱好者)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