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收藏热和媒体的推动,国内各地频繁推出 “鉴宝”活动,由专家们现场鉴定藏品,为收藏推波助澜。在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上,长春市收藏家协会几位成员现场“鉴宝”,虽然他们的鉴定结论可能称不上十分权威,但参与的收藏爱好者非常踊跃。记者经现场采访和了解,感觉这次民间“鉴宝”的价值不同寻常。
长春民间许多有价值藏品露面
长春市收藏家协会陶瓷紫砂委员会主任高笠鑫、副主任杨旭光现场鉴定陶瓷和紫砂壶。他们介绍:民博会期间,长春收藏者大约送去4千件左右藏品鉴定,其中老货占20%,不乏精品。如,明天启青花碗、清康熙大笔海、清康熙斗彩杯、清乾隆五彩羹(支钉烧)、清光绪豆青官窑琮式瓶等。
在现场做书画鉴定的长春市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秘书长温加看到一些珍贵的书画和书籍,“感到有些意外”。一位中年男士持有的两本字贴非常珍贵,一本清代拓《苏轼字贴》,有黄庭坚跋,有收藏家收藏章;另一本为清代拓《赵孟頫字贴》。温加说:“在长春能见到这么好的东西非常不容易。一位长春老中医的后人收藏的清末—民国时期书法大家、李宝常宽约60厘米的宽幅对联也非常难得。李宝常曾任张之洞的幕僚、四川知府。”
长春市收藏家协会杂项委员会会员王金玉和彭玉才现场鉴定杂项。他们介绍,一位老年收藏者拿出一件新疆和田玉斧就让他们眼前一亮:玉斧长约6厘米,玉质好,做工精细,为清早期雕刻。王金玉说,自己玩这么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好的玉器!被送去鉴定辽金时期的青铜马(长10厘米、高5厘米)和唐代铜镜都非常精美。
促使收藏者增强收藏意识
当一些收藏者得知自己的藏品是“宝”——非常珍稀或收藏价值比较大时,喜形于色,陡增珍藏之意。
8月9日,展厅中来了母子二人,数件旧字画中赫然有清光绪二年(1876)状元曹鸿勋的行书四屏,品相甚佳。洒金蜡笺纸,字字珠玑,堪称妙品,为近年所仅见。曹鸿勋曾任陕西巡抚等职。他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处都有他的墨迹。长春市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秘书长温加鉴定后告知母子二人:这是真品,而且是曹鸿勋的精品。母子二人听后,激动不已。现场中有位专业搞书法的朋友问其是否出售,母亲急忙答道:不卖!于是匆匆离去。
创办于民国期间的“中国画研究会”培育了大批驰誉画坛的名家,如王雪涛、陈少梅还有吉林的王庆淮等人。其创始人金城(北楼)的《松鹤》立轴竟然在鉴定现场出现。画面古意盎然,令人爱不释手。签条上钤着“东北博物馆”的印章,推断为当年沈阳故宫流出去的作品。《松鹤》立轴收藏者——中年知识分子被告知他的藏品是珍品后,连声称谢。他介绍,十年前在北京买的这件画作,当是就是看着喜欢。没想到竟然有这么高的收藏价值,可以留给后人啦!这位收藏者没有急于知道藏品价值几何。
有位年近7旬的收藏者的鉴定藏品为一件方形铜香炉(口径约30厘米)刚一露面,长春市收藏家协会杂项委员会会员杨玉才就非常喜欢,出价两万元,收藏者不肯转让。杨玉才鉴定,这件铜香炉是清早期制品。
一件挂彩紫砂壶,画花卉,独具特色,收藏者称是老人留下的,一听鉴定结果是清代真品,非常高兴,说给多少钱不卖,马上离开鉴定现场。
“鉴宝”折射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收藏者不识宝,不知珍惜珍贵藏品。
历代官窑都是瓷中珍品,民间非常罕见。8月15日上午,一位中年女士请求鉴定的一件瓷器便是清嘉庆官窑六梭六面开光笔筒。可惜的是,中年女士不识这件官窑笔筒的真面目,竟然磨掉它的四足,又在它底部钻一孔,用来当花盒。行家认为,如果这件官窑笔筒完好无损价值30万元左右。中年女士听了懊悔说:原以为这东西不值钱。
由于历史的原因,流入长春民间的日本瓷器较多。8月15日下午,长春年届7旬的徐先生和妻子、女儿带到现场鉴定的一件瓷器被鉴定为日本青花卷钵(口径40厘米、高35厘米),已有百年左右。徐先生和家人介绍,这件瓷器是徐先生的老辈传下来的,并不知道它的名称和用途,他们曾猜侧它是烧火盒,或是盛水器物,用它当水缸装过水,甚至还用它淹过咸菜和酸菜。不知何时,卷钵腹部出现了裂缝。尽管这样,现场鉴定的长春市收藏家协会陶瓷紫砂委员会主任高笠鑫认为,它的市场价格可达两三万元。
第二、收藏者不具备基础知识,盲目购买藏品。
长春市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秘书长温加介绍,有父子二人拿来“乾隆皇帝的圣旨”要求鉴定。很明显“乾隆皇帝的圣旨”是伪造的——廉价粗糙的当代绘画用绢,用同样粗糙丝网技术印的龙纹图案,特别是拙劣的书法。昔日,为皇帝书写圣旨的都是长于书法的翰林,此作书法不堪入目,仅此一点,就可以否定这份圣旨的真实性。父子介绍,“乾隆皇帝的圣旨”是花5000元购得的。
还有一些印刷品被收藏者当成名家书画真品购买了。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齐白石画”——民国荣宝斋水印画。
第三、收藏者没有眼力,却不请行家把眼。
这个问题很普遍,许多收藏者没有眼力,却很自信,以致接连购得赝品。待到自己怀疑后,才想起找行家鉴定。其实,应该在购买前就找行家把眼,这是正常程序。
业内人士分析:这次“鉴宝”,可促使问题涉及的收藏者清醒、反思,对他们走好以后的收藏之路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