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辽宁制砚者赴京推介松花砚

张新德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09-08-06 15:37:37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浑江流域和松花江上游区域,形成于8.8亿年前,其色调丰富,以绿、紫、黄、驼青色居多,纹理奇特,质地坚实,温润如玉。清康熙皇帝发掘松花砚——以长白山下的松花石琢制松花砚,御用和赏赐大臣,并亲撰《松花石制砚说》,以铭此事。此后,清代各朝皇帝都视松花砚为宝物。

1983年,吉林省宝石分队在安图县两江地区松花江边了找到了已经湮废了二百多年的松花石开采遗址。通化、白山、长春等地的民间艺人和雕刻家开始雕刻新松花砚,使得以往只能由皇帝御用的“大清国宝”,成为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张淑芬文去此处)。在荣获“中国松花石之乡”美誉的白山市江源区涌现出一批雕刻家和鉴赏家。2008年9月27日,“中国松花石文化旅游节”在这里拉开帷幕。

然而,在2008年12月中旬举办的“中国收藏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辽宁省本溪市紫霞堂仿清宫御用松花砚却成为松花砚唯一展品,引起许多参观者的关注。

本溪紫霞堂总经理冯军介绍,他在辽砚制作经营中,受到吉林松花石热感染。恰在此时,又得到一本台北故宫博院出版《品埒端歙——松花砚特展集》,他以制砚者特有的敏感意识到:清宫御用松花砚是我国诸石砚中的独特砚种,是我国石砚之奇葩。因此,他将目光转向高仿清宫御用松花砚上。近些年,他凭借《品埒端歙——松花砚特展集》提供的松花砚彩色图片,探索清宫御用松花砚雕刻工艺,采集寻找本溪市桥头镇出产的绿、紫和绿紫相叠的松花石,精雕细刻出仿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有石盒的仿清宫御用松花砚形神俱佳。

2007年7月,包括冯军在内本溪仿清宫御用松花砚考证组成员赴台北访问,所带去的几方高仿清康、雍、乾三朝御用松花砚得到嵇若昕等专家赞誉。2008年4月,冯军的百余方仿清宫御用松花砚在北京“第2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展出,成为一大亮点。参加“中国收藏艺术精品博览会”,冯军感到收获很大:售出20余方仿清宫御用松花砚,散发印有康熙皇帝《松花石制砚说》全文的推介材料,有众多参观者见识了松花砚。冯军介绍,他将参加今年4月举办的“第22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继续推介仿清宫御用松花砚。

无疑,辽宁本溪制砚者用当地出产的松花石雕刻出仿清宫御用松花砚,深深印有松花砚标记。已有众多北京展会参观者通过仿清宫御用松花砚,或多或少地接受本溪制砚者的有关历史文化推介,获悉本溪松花石资源,其市场影响更不可低估。这是我省制砚企业、雕刻家应该正视的事实。

记者采访时,冯军说:吉林是松花砚的发源地,吉林制砚企业、雕刻家应该是传承松花砚历史文化、推介松花砚的主力,应该拿好松花砚向外界展示。记者期待,在“第22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等北京相关展会上,能够出现我省制砚企业雕刻的高品位松花砚。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