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5月7日,78岁的收藏家赵庆祥先再次赴景德镇购买了20余件当代陶瓷精品,准备在“赵氏陶瓷艺术收藏馆”展出。
赵庆祥先生向参观者介绍藏品
赵庆祥先生于1954年中专毕业后进入长春市百货公司工作,后任建设商场经理。他的收藏起点在1973年,早期重点收藏日本瓷器——因日本瓷器价格较低,三元五元就能买到一件。他经常逛长春东天街旧物市场,寻找日本瓷器。至上世纪80年代,他共收藏40多件日本瓷器,包括一套书 “九谷庄三” 款茶具(一把壶和四只盖碗)。据了解,“九谷烧”有日本“景德镇”之称,因发祥地在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约有350年的历史,形成“古九谷”等众多流派。其中,“庄三风”流派出现于明治时期,吸收了从“古九谷”到复兴时期的所有技法,人物山水画细致、色彩斑斓。赵庆祥先生收藏的一件日本孔雀盘也非常有价值。孔雀盘的孔雀造型概括、抽象,窑变釉深浅过渡自然,如中国画大写意笔法。
赵庆祥先生收藏的孔雀盘
1991年4月,赵庆祥先生上南方旅游时,专程到景德镇考察,从此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瓷。已累计赴景德镇购买瓷器上百次了。
最初收藏当代艺术瓷,赵庆祥先生看重艺术性,“对大师并没有感觉”。 1994年,他去景德镇见一件雕塑瓷,造型为小猴依偎大猴,感觉新奇,花100元购得。后来得知,这件雕塑瓷为国际顶级陶瓷艺术大师周国桢于1979年创作的《姊妹猴》。近年来,周国帧大师作品价格不断攀升,一件精品已达几万元。
赵庆祥收藏的周国帧作品《秭妹猴》
在赵庆祥先生的藏品中,有10余件汪派作品。其中有“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长孙、景德镇瓷绘名家汪小亭之子汪平孙绘画的3件粉彩瓷板,其中一件大幅作品。汪平孙自幼随父辈习画,瓷画创作以釉上山水见长。目前,他的大幅瓷板价格也在几万元左右。
赵庆祥先生购得几件汪野亭曾孙女汪雪媛和其丈夫江葆华的作品。江葆华、汪雪媛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汪雪媛创作的粉彩瓷板《清江晨韵》被赵庆祥收藏,图片取录《珠山八友及其传人》一书。
赵庆祥先生收藏的汪雪媛绘画的瓷壶
赵庆祥先生与汪野亭之孙、景德镇瓷绘名家汪少平之子汪兆康建立友谊。汪兆康虽然也擅长瓷绘,但以经销瓷器为主业,不仅经营女儿汪雪媛和女婿江葆华的作品,也经营其他陶瓷家的艺术瓷器。赵庆祥先生委托汪兆康为他收集“新奇特”的瓷器,而豆青釉瓷器和粉彩双耳瓶为他偏爱。他家藏豆青釉虎头饰尊、豆青釉香炉、豆青釉水洗等豆青釉瓷器,有龙耳、凤耳、象鼻耳、云纹耳等粉彩双耳瓶。
赵庆祥先收藏的豆青釉瓷尊
如今,赵庆祥先生收藏的景德镇当代艺术瓷数量有200余件。包括:陶瓷艺术家熊刚如、刘远长、于少石、邓希平、李传俊的作品。
赵庆祥先生收藏的窑变釉瓷尊
1994年,赵庆祥先生花2700元购买一件李传俊绘高1.35米大瓶,6年后,李传俊托朋友传话:要花一万元收回去。
2009年11月,国际顶级陶瓷艺术大师周国桢和李菊生等陶瓷艺术家参观赵庆祥先生藏品时,感到惊讶。临别时,陶瓷艺术家胡光震问:“那件绘‘韩熙载夜宴图’瓷碗是哪位名家画的?我都没敢摸。”
其实,这件瓷碗并非出自名家之手。欣赏一件件藏品,赵庆祥先生感到快乐,生活充实。他收藏的陶瓷艺术精品不想出让,而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欣赏他收藏的陶瓷艺术品,便有了建“赵氏陶瓷艺术收藏馆”的想法。对此,吉林省古尘艺术公司艺术总监古尘给予支持,为他租用建馆场地,馆址确定在东北亚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