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茶和紫砂产自我国南方,茶文化在那里源远流长。近几年,在出版、紫砂及收藏界出现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在地处关东腹地的吉林省,却有一位收藏家编著了多部茶文化书籍,而每部作品均一版再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并畅销。更有北京、上海等地的紫砂收藏爱好者乘飞机来长春选购名家真品紫砂壶。这些现象都与吉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春市收藏家协会陶瓷紫砂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春雅贤楼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凤龙有关。
编一部茶文化紫砂书
在雅贤楼茶艺馆一楼展厅,摆放着《识茶善饮》、《普洱溯源》、《中国茶文化图说典藏全书》(三部)等十几部茶文化书籍,作者就是徐凤龙。
徐凤龙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长于书画,喜寄情山水。1999年,他创建了我省第一家以古典传统风格为主调的雅贤楼茶艺馆,开始了对茶文化的深入探讨与研究。2003年10月,他与妻子张鹏燕合编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教材《茶艺师》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他又编著了《在家冲出工夫茶》、《饮茶事典》等书籍,均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畅销,社会反响良好。缘于此,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约徐凤龙编著一部有关茶具的专业书。
“紫砂宜茶,世人皆知。若写茶具,必写紫砂”。2007年春季,徐凤龙专程到江苏宜兴搜集素材。其实此前多年,徐凤龙就已经多次到宜兴搜集有关紫砂的资料,这次又专程在宜兴丁蜀镇上矿山、进作坊、访名家、拜大师,并参与当地的紫砂活动,收集整理有关紫砂的信息,感受体会紫砂文化。历经数月考察,数月埋头笔耕,他完成了一部紫砂文化专著《寻找紫砂之源》书稿。2008年年初,他又重返丁蜀镇,分别请名家、大师审阅。徐凤龙谦逊地表示: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专家们别挑出大毛病,让喜欢紫砂的人能够学到一点知识就知足了。没想到《寻找紫砂之源》一书完全出乎名家、大师们的意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说:“此书结构完整,叙述清楚,说得很透彻,还没见过谁写出这么一本紫砂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欣然为《寻找紫砂之源》作序,序中说:“欣赏之余不免赞叹,一叹此书内容之丰富,结构之严谨,立意之新颖,广大读者确实值得一读;二叹其敬业精神,书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句词,抑或一个字,均字斟句酌认真待之。”
《寻找紫砂之源》共8篇,包括:紫砂之起源、泥料、成型、窑烧、选择使用、鉴赏收藏、名家大师访谈等内容。2008年3月,此书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两个月内万本作品售罄。应广大读者之需,同年6月《寻找紫砂之源》第二版面世。截至目前,《寻找紫砂之源》(一、二版)总销售2.5万册。据北京新华文化指南公布:《寻找紫砂之源》一直稳居北京新华书店“周畅销榜”和“年畅销榜”前十名。
以展销名家壶为契机藏名家壶
《寻找紫砂之源》在全国畅销,使宜兴制壶名家、大师发现了徐凤龙的文化内涵、艺术追求及思想境界。大家视其为“文化人”,而非“生意人”;把其看成知音,而非须戒备的陌路人。他们和徐凤龙的愉快交往合作,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2008年3月22日,由徐凤龙策划、承办的首届(中国•吉林)当代紫砂名师名壶邀请展在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成功举办。顾绍培、唐伯年、吴群祥、陈国良、华健等8位宜兴紫砂名家、大师应邀参展。展会期间,众多紫砂收藏者纷纷来到现场,与名家、大师零距离接触,选购收藏名家真品紫砂壶。仅仅半天时间,就有60多把名家壶转为收藏者的藏品。因此,所有参展名家、大师对紫砂文化在长春的传播充满信心,并且将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作为自己在东北地区的展示平台。此后,又有多位紫砂名家加盟。目前,这里已经汇集了五十多位名家、大师的数百件紫砂精品。由于是点对点垂直对接,保证了在这里所展销的作品真实可靠,这一点对省内外紫砂收藏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就在记者采访前不久,一位新疆伊犁的紫砂收藏者从这里购买名家壶后,还特地给徐凤龙寄来新疆特产,以表达感激之情。
徐凤龙与宜兴紫砂名家、大师的合作方式也超出常规:在雅贤楼展销的每一件作品,价格均由作者本人定价,要求其价格与在宜兴当地等同或略低,徐凤龙绝不多加一分钱。记者看到,这里每销售一把紫砂壶,在销售单上都要清楚地填写上作者、职称、收藏家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发给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的收藏证书,紫砂名家及大师可以随时核对,一切透明。作为回报,雅贤楼每销售一定数量的紫砂作品,名家大师便馈赠其一把。徐凤龙凤趣地说:“30年后,我可能就成为收藏大家了”
借藏“文人壶”促南北联袂
“紫砂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文人的参与,必将使紫砂艺术体现出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使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倍增。”徐凤龙不仅这样认为,还努力促成宜兴工艺美术师和吉林省著名书画家的联袂创作。
自2000年开始,徐凤龙就把宜兴工艺美术师制作的紫砂壶坯运回长春,再请吉林省著名书画家在紫砂泥坯上书画,然后运回宜兴请雕刻家精心雕刻,最后入窑烧成紫砂陶,使具有关东风情的书画体现在紫砂作品上。在雅贤楼附近,徐凤龙还建造了一座窑炉,亲自烧制紫砂作品,体会窑烧过程。
我省著名书法家周昔非,著名国画家孙文铎、李巍、甘雨辰、孙志卓、高向阳、于长胜、林百石、张大光、陈涤、黄璘、任宗厚、施永安等都参与了紫砂壶创作。他们与宜兴工艺美术师联袂的紫砂泥坯经过火的洗礼,终成具有关东文化内涵之大器。真可谓“书画随壶传,壶因书画贵”。这些“文人壶”的问世,标志着紫砂文化与关东文化相融合的时代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