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石笔筒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并收藏起石头来。我喜爱藏石并非看重它的经济价值,而是由于它特殊的艺术感。在诸多的藏石中,有几块菊花石深得我钟爱。
菊花石生成于两亿多年前,质地坚硬,外表多呈青灰色,里面有天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看上去很像自然界的菊花,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南、广西、江苏、贵州以及新疆等地的二叠纪栖霞期地层。最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当属湖南浏阳天青菊花石。
由天青石和方解石等矿物质构成的花瓣,由里而外,纹理清晰,层次分明,色白似乳,千姿百媚,舒展大气,酷似一朵朵盛开的秋菊。成色好的,甚至还可以看到花瓣中心那由燧石构成的圆形花蕊,真是栩栩如生,石中奇葩,精美绝伦。倘置于水中,则更为好看。清水微澜,墨黛衬底,银花怒放,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菊花石被发现于清乾隆年间,所制砚池,不仅美观,且研出的墨汁久润不干,颇具“奇石质润、色紧而声清”之特色,曾屡作贡品送京。1915年,以菊花石雕“梅兰竹菊”送展的作品,在巴拿马万博会上荣获金奖,“会开花的石头”震惊了世界。
每件菊花石作品均为孤品,都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其雕出来的作品,或摆于书房,或置于客厅,均可营造天赋神韵。
(本文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第二届中国煤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