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命最长不过百年,百年与地球的生命相比,犹如沧海中的一滴水,短暂得像是天上的流星,瞬间一划而过。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回眸代代相传的历史、眷顾生命不竭延续的原委。而琥珀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成了人类观察远古生命的天窗,提供了解读生命遗传基因的密码,她让瞬时的生命得到永固。
琥珀从远古走来。几千万年的压埋和海水浸泡,几千万年的地热炙烤和熏陶,让他从松柏树脂中脱胎换骨,聚合固化,脱水矿化成为一种瑰丽无比的有机宝石。于是,6000年前便有人将它作为吉祥之物配挂在了身上,于是古罗马竟可以用一枚小小的琥珀雕像去换一个健壮的奴隶。于是,后人们终于知道了她的存在和不菲的价值。
琥珀的读音是波斯语kahrpba的音译。她的英文名称为Amber,来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唐宋时期琥珀作为高级贡品传入中国,于是成了皇帝和贵族的新宠。
琥珀的主产地是欧洲波罗的海的沿海国家和位于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而且多出精品。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靠近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其中以俄罗斯和波兰为琥珀的重要主产地。由于海水的冲积沉淀,密度小、质地轻盈的琥珀往往顺势而流,蜗居在某些低洼封闭的海湾或煤层和岩层中,形成琥珀矿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琥珀层厚度竟达3米。此外,在北美、罗马尼亚、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新西兰、印度和缅甸等地也出产琥珀。中国的产地则在辽宁的抚顺煤田和河南的南阳。抚顺的琥珀伴煤而生,品质优良,可制作工艺品和首饰,而南阳的琥珀只能入药或加工制作压制琥珀。
琥珀的化学成分为C10H16O,莫氏硬度2-3,密度为1.05~1.09cm3,折光率为1.54。她是世界上唯一能将生物保存其中,历经3-6千万年至今仍保持完好如初的宝石,是已知各种宝石中质地最轻盈、品种最丰富、变化最多姿的宝石。特定的地质条件,让她与煤炭伴生,也让她以各种靓丽的颜色和多彩的样式显露于世。琥珀按颜色分为金珀、血珀、火珀、蓝珀、绿珀、紫珀等,按透明和纯净度又可分为明珀、蜡珀、灵珀、花珀、水珀等。其中灵珀即是我们常说的虫珀,内含几千万年前的昆虫,弥足珍贵。而血珀又称为医珀,有很高的保健医疗功效。紫珀、蓝珀和绿珀则很是稀有罕见的品种。花珀甚有灵气,内里有荷叶状晶体鳞片和其他物质,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会让你赏心悦目。而蜡珀指的是不透明的琥珀,多为年代久远且质轻的蜜蜡。水珀则是指内含水滴的琥珀,也叫水胆琥珀。
而琥珀的保健医疗作用,早在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和中医泰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唐朝的《中医大典》等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琥珀可以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可以治疗关节疼痛、醒脑安胎,可以止血疗伤、淳肺清肝等等。此外,现代又将其拓展至美容、健体、防病等保健领域。
由于琥珀的熔点较低,脆性较大,硬度较小,必须要注意爱护和保养。要远离高热、不沾乙醇、防止硬伤。如同人养玉、玉养人一样,经常佩戴是最适时有效的保养,同时也是对身体最好的一种保健。
佩戴一款适合你的年纪、职业并与你的着装相配的琥珀饰品,可以让你将保健、祈福、魅力集于一身,既秀外慧中、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显雍容华贵、大方得体。她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是几千万年沉淀凝聚的精华,代表着高贵、古典、含蓄的美丽,是西方人的最爱之一,如同中国人痴迷和钟情玉石一样。不过,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一个多元文化并举的时代已经到来。国人对琥珀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欣赏目光,其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正在不断得以日益显现。
(本文作者陈大威,笔名阿薇、采薇人等。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理事,第二届中国煤矿文学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煤矿文联理事,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