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编:宋大为
马广涛的《三国》连环画情结

鲁晓学     主流网-长春日报     2015-03-02 13:08:36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最为通俗的大众读物,人们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发行的连环画成套作品,由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品相上佳的非常稀少,成套收藏齐全更是难上加难。

欣赏、研究《三国演义》连环画,成为马广涛生活乐趣

吉林市连友马广涛是一位“50后”,家藏连环画数千册,其中“文革”前老版本就有一千多册。这些珍贵藏品都是他10余年走南闯北淘得的。他特别偏爱收藏连环画套书,藏书中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等古典名著连环画。

《三国演义》连环画分册《桃园结义》封面

《三国演义》连环画分册《三让徐州》封面

2015年1月24日,在吉林省收藏家协会连环画委员会年会上,笔者和马广涛聊起了他的连环画收藏。据他讲述,藏品中最喜爱的就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此套书居古典四大名著连环画之首。1957年至196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共60册。出版此套书汇聚全国优秀绘画及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目前,能收藏一套第一版品相上佳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难度非常之大。

童年结识《三国演义》

在马广涛的记忆里,父亲曾有一套上下册《三国演义》故事书,视为珍宝,一有时间就翻阅。他当时虽然还不识字,也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在爸爸上班时,偷偷拉开写字台抽屉,拿出《三国演义》故事书翻看。书中插图引起他的兴趣,就指着插图人物问妈妈是谁,由此知道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孙权、曹操等《三国演义》人物。

“文革”时期,《三国演义》书被列为毒草,马广涛父亲的那套上下册《三国演义》不知所踪。偶尔一次经过一处垃圾堆,马广涛见里边有几册缺头少尾连环画,喜出望外,翻开一看,里面人物和爸爸那套上下册《三国演义》故事书插图人物相似,急忙拾起带回家一本一本翻看。妈妈从已破损了的几本书脊字上认出是《三国演义》连环画分册《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白门楼》等,从那时起他对《三国演义》连环画产生浓厚兴趣。

后来父亲病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阅读《三国演义》连环画成为他唯一的精神支柱,每天都要翻看,感悟历史人物悲欢离合,如痴如醉。他当时也萌发过收藏《三国演义》全套连环画的想法,但因家境原因没能实施。

寻觅中广交朋友

一次闲逛旧书市场,马广涛突然被一堆破烂不堪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吸引住,未加多想掏钱全买。从此后,每逢周六、周日必到旧书市,逢《三国演义》连环画必买。

“我在收集《三国演义》连环画时,便认识了一些‘连友’,不仅丰富了我收集连环画的知识,有时他们还帮助寻找我想要的连环画。”马广涛说,他认识的“连友”有几十人,大家因为同样的爱好聚集到一起,都会互相帮助寻找各自想要的连环画。

“刚开始收藏连环画时什么都不懂,看到老的就收,后来听‘连友’们介绍,得知品相好且发行量少的连环画,才有收藏价值。也懂得收藏连环画年代、类别、版本、品相等一些连环画收藏知识。”

在一次收藏交流会上,马广涛结识一位卖老版书的“连友”,便迫不及待地购得对方家藏的老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共计30余册。有的品相不好便舍去,到处寻找所缺分册、佳品,其足迹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此外,他还通过邮寄、网购等方式从广州、上海、武汉、苏州、杭州等地淘书,逐渐丰富了自己的藏品。

寻宝路上苦乐多

马广涛记得第一次去参加外地连环画交流会时,交流大厅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卖书者和淘书者,一个个摊位摆满了连环画,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琳琅满目。他见到哪个摊位有《三国演义》连环画就购买。

“从2002年到2014年,我一共淘了300多本《三国演义》连环画,花了20多万元。现在,凑成了3套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首版书。”马广涛介绍,这3套《三国演义》中,有一套60册是全品相的,是他的连环画藏品之“王中王”。

笔者在2014年2月1日参加吉林市“连友书屋”开业典礼时,见到马广涛神采飞扬地拿出最珍视的全套60册《三国演义》连环画向众人展示,每册都用塑料袋精心包装,放在特制的锦盒内。

“这套书1956年制作,1957年开始发行,直至1963年制作结束。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被焚毁,现在剩下的已经非常稀少了,所以价格才会高。”马广涛如是说。

淘书的路上有酸甜苦辣。一年年底,他得知一位北京“连友”有老版《三国演义》分册《三让徐州》,立即乘列车赴北京购得此书。由于临近春节,没有买到正常返程车票,而买了“加慢车”的无座票,站了17多个小时才回到吉林市。另一次是数九寒冬,听闻哈尔滨一位“连友”有《三国演义》分册《空城计》,立即乘车前往,由于走得仓促穿的少,一下车衣服就被寒风打透,返回时患了重感冒。

还有一次,他听说唐山一位“连友”有品相非常好的《千里走单骑》、《姜维献书》等6本《三国演义》分册,便连夜赶去找到那位“连友”,可是“连友”已将那6本书转让给一位天津朋友。于是,他又到天津以两倍的价格将那6本连环画买到手。“类似的疯狂行动还有很多。单本最贵的是《姜维献书》,我买一本就花了6000元。最后一本是《五丈原》,2014年10月淘到的,花了2800元。”

1963年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多次再版《三国演义》连环画。马广涛收藏多种版本,乐在其中。

发现藏品的更多价值

近年来,连环画收藏异军突起,挺进收藏大雅之堂。在全国各地连续举办的连环画拍卖会上,连环画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马广涛密切关注连环画市场变化,逐渐认识到《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收藏价值。他认为,首版整套《三国演义》连环画最为珍贵,具有五大收藏价值,即:1、史料价值;2、文物价值;3、使用价值;4、艺术价值;5、商品价值。

据了解,一套完整品相上佳的“一版一印本”(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品),其市场价值无法估量;其次是1963年第2版,此版和首版相比,所增减分册依原著编排更加合理,全套上品市场价格当在几十万元之巨;1979年版虽只有48册,价格早已过万元,其后的1981年至1984年各版,加上1987年增补的12册,都在数千元之间;上世纪90年代再版的32开3册和64开60册,也达到千元左右;2002年50开60册收藏版,原价580元,如今“一版一印本”市场价已超过3000元;最新2014年出版的50开“小精”,印量一万套虽然定价在2390元,也受到很多《三国演义》连环画爱好者的欢迎。

马广涛收藏《三国演义》连环画,欣赏、研究,并与“连友”分享,同时也积累了财富。

(本文作者系吉林省收藏家协会连环画委员会秘书长)

声明:收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关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