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收藏醉,活为收藏狂,说起自己的收藏之路,可谓是真正的收藏苦,收藏乐,苦乐参半而痴心不改。
走上收藏之路,纯属偶然。还是我读高中的时候,去帮一位邻居老人搬家,在整理老人床底墙角的那些旧物时,发现了一小瓦罐各种各样的铜钱,我好奇地翻看起来。老人看我喜欢,就说:“你要是喜欢就把他们拿回去玩吧,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了。”我当时心里并没有丝毫文物的概念,只是觉得好玩,就把这一瓦罐铜钱抱回了家里慢慢把玩。因为当时学的历史课本上有关于古钱币的介绍,我就对照课本上的文字和图案翻看着自己手里的各种钱币。没有想到,这一翻就翻出无穷的乐趣来。虽然最后证明我手里的古钱币并没有什么特别珍稀值钱的种类,但我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走上了自得其乐的古钱币收藏之路。
说是自得其乐,其实也是自得其苦。城市里都是新兴的大楼豪宅,没有古钱币存在的可能性。那些真正有收藏价值的古币,绝大多数还是存在于农村一些故宅老屋中。所以虽然在城市里参加了工作,我每年都会定期回到农村老家或者是其他农村地区“淘宝”。
最难忘的是2005年的那一次。我正在农村老家陪父母闲聊,一位走村串户收破烂的“破烂王”告诉我他在二十多里外的一个村的农户家里看见过一枚模样奇怪的古钱币,他从来没有见过。
我一听,一下子坐不住了,马上就要出发。当时天已经黑了,路又不好走,母亲就不让我去。其实第二天再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碍,但真正痴迷收藏的人都知道,一旦知道了某个地方有自己想要的宝贝,不马上去看看是不行的,否则就会食无味,睡无眠,寝食难安。
于是,我骑上家里的自行车就出发了。因为怕天黑以后不好打听人家,我就拼命地蹬车,结果一不小心摔倒在路边的沟里,摔得头破血流。
等我踉踉跄跄到了村里,天已经大黑了。又打听了半天,才找到那户人家。说明了来意,那家人倍感吃惊,盘问了我半天,才相信我是为了那枚古币而来。后又看我刮破的衣服,摔破的头,感念于我的诚心,于是不但把那枚古币拿给我看,还留我住宿。
我拿过那枚古币一看,竟然像把铜钥匙一样。虽然我知道这枚古币不同一般,但一时也无法确定它的真正价值,最后我和主人商定以500元买下来。农村的人都很朴实,我也没有故意欺骗的意思。第二天,我就回家取钱,然后又返回来把这枚少见的古钱币买了下来。
后来回去细细查证,知道这枚古币俗称“金错刀”,又叫“一刀平五千”,是世界古钱币史上有名的“铜镶金”铸币,是中国钱币史上一颗明珠。属于新莽时期的铸币,目前的收藏价是2万元。而这枚古钱币,也就成了我的“镇宅之宝”,轻易不拿出来示人。
关于收藏的故事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每枚古钱币都既是一段历史,也包含着属于我自己的一段故事。虽然收藏的过程很苦,但收藏成功之后的巨大欢乐也是让人刻骨铭心,经久难忘。有时候它已经远远超过了收藏物的本身价值,而是成了一种生活的追求,精神的寄托,灵魂的所在。苦乐收藏路,我要继续走下去。
(本文作者系广西桂林市收藏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