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一天,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区象岗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几位民工突然发现了一个地下室。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下到底下去看个究竟。因为,从这个洞口里,传出了非常刺鼻的怪味!闻着这浓重刺鼻的怪味,人们不禁浮想联翩,这地下室是不是日军留下的“毒气室”呢?
考古专家闻讯赶来,开始发掘怪味横窜的地下室。果然,这里原来是一处古代墓葬!专家们本以为啊,打开了大墓,通通风,那股奇怪的气味就会渐渐淡去。可没想到,走进大墓仍旧怪味四窜,专家越往里走,就越奇怪,这越来越浓的怪味究竟从何而来呢?
几位考古学家从墓顶石缝下到墓室,阴森的墓室里,凉风徐徐,越往里走四周飘荡着的怪味就越来越强烈。专家走进一间小墓室,浓重的怪味似乎淡了一些,在角落里,还有着成堆的随葬铜器,散发着幽幽的绿光。
专家当即决定,在没确定怪味成因之前,先对这间没什么味道的墓室进行清理发掘。这一清理可不得了,数千年的稀世珍宝,竟一下子全部出现了!
专家们首次发现的,是一套九尊的汉室铜鼎,它们9个被放在一起。铜鼎上还有着清晰的两字铭文——蕃禺。
紧跟着,专家还清理出了墓主人的奢华宝物和日常用品,包括:玉舞人、青玉脚杯、铜框玉盖杯和四连体铜薰炉等等,一共652件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一枚不大的龙钮金印!
看着精美的随葬品,专家惊呼,这是一个汉代墓葬,墓主人非王即侯!如果根据金印判断,这个大墓的墓主人,极有可能就是中国西汉早期独霸岭南的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
更神奇的是,古时的“蕃禺”是秦代南海郡的首府、汉代南越国的都城。而今天,广州市也有一处叫番禺的地方。历经2100多年,这个地名竟然一直没变!
南越王大墓一间小小的西耳室,就带给了文博界无数的惊喜。可是,到底是什么东西,令这座大墓中,充斥着重重的怪味呢?
专家们决定,继续向墓室深处进军,地上刨坑、地下清理,直奔散发怪味儿的主棺室前进!
终于,专家们来到了怪味最浓的南越王墓主棺室。是不是尸体腐臭散发的味道?走近观瞧,墓主人的尸体已经成为了一堆白骨,散落在一旁的还有成堆的玉片,并没有什么味道!而且,仔细闻闻四周的怪味,三分酸臭里,还混杂着辛呛和腥味。这怪味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主棺室里,有位专家说,那怪味好像是从棺椁后面,一个4平方米的储藏室里飘出来的。就这样,专家们打开了这间储藏室,一时间刺鼻的怪味倾泻而出,令在场的人快要窒息了。究竟是什么东西,散发怪味呢?
清理中,专家们首先发现了三件造型怪异的方形铜器,每件取出时,都散发着浓烈的怪味。
这三件青铜器几乎一样,四方形,四角分别有四足,器边装饰有精美的纹饰。最奇特的是,这件青铜器的造型像鼎,却没有鼎那么的深的腹,也就是说,它没有鼎的大肚子,什么也装不下。而且,这铜器的四角,还都微微上翘,有一只上面,还摆着两支细长的铁钎。
紧接着,在三件铜器旁,专家们又陆续发现了不少散落着的铁钎。拿起一支,怪味更浓,仔细观察,铁钎上还隐隐约约地残留着黑红的血迹!难道,这就是两千年前的酷刑用具?
据记载,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南方,一些小国曾经设立过很多稀奇古怪的刑法。这三件四方铜器和数十只铁钎,很像是专用于“针钉十指”的刑具。也许,正是这种血肉模糊的刑法,才让它们留下了某种浓重的怪味。
可没想到,这种推断马上被推翻了。因为,专家发现,真正的怪味,是从储藏室的泥土中散发出来的。
这些有怪味的泥土与众不同,呈现出一圈圈的黑色。而且,黑土的着色能力很强,专家分析,这不是一般的土,而是呈堆的木炭!
专家们挖起一堆木炭,竟还有了惊人的发现,一块贝壳!再刨开一堆木炭,里面竟埋葬了不少禽类的骨骼。正是这些东西,散发着古怪的气味!
经过分析,这些动物遗骸分别是海螺和禾花雀,也就是说,这里是一间储藏食物的密室。与这些食物呼应,之前发现的那三只形制奇怪的方形铜器和铁钎,并非刑具,而是古人们烹制美食的青铜烧烤炉和串肉的用钎子!
根据这个结论,专家们越发觉得,三只青铜烤炉的设计非常实用、周到。下层放置炭火,上层摆放串着肉的铁钎。烤炉的四角微翘,铁钎就不容易滑落。看,这个烤炉下边,还有四个兽足轮,有了它,炉子可以随意移动。而另一个小烤炉的两壁,还各有两个方型扣,大约是为插铁钎设计的,烤好的肉串就可以插在这里。
现如今,在广东顺德还可以尝到“烧烤禾花雀”这种小吃,在烧烤的过程中,雀身上刷上密制的酱汁,鲜美可口。可人们没想到,南越王墓室的怪味,正好证明着,早在两千年前,南越人就开始享受这种美味了。因为储藏室里的这些食物,都是洗净脱毛后,才被放进其中的。而且,储藏之前,它们也被刷淋上了独特的酱料,在封闭的储藏室中一埋就是千年,这才有了后来人们打开大墓,飘荡了许久的奇怪气味……
眼望青铜烤炉,南越国宴会上宾朋们大快朵颐的场景若隐若现。而在千奇百怪的国宝背后,揭示的也不都是厚重的历史,更有许多有趣新奇的故事,在等待人们的发掘。
归档:
名称:青铜烤炉
一套三件配铁钎
年代:汉代早期
现藏于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