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青瓷是在8年前。那时单位组织大家去苏州和杭州旅游,在杭州一家僻静的古玩店里,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青瓷。那瓷,虽说有壶、盘、洗、水盂、盒等形体之分,却是一律端庄浑朴,润泽晶莹,如冰山雪景,重重叠叠,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不忍挪步——自此,我迷上了青瓷收藏。
青瓷素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被誉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唐人有诗赞之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青瓷体系包括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青瓷有南北之分,两地青瓷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南方的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可谓“类冰似玉”;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在我所收藏的青瓷中,盒类中的粉盒尤为让我倾心。我收藏的五套粉盒均是北宋时期越窑的制品,它们之所以“鹤立鸡群”,主要在于它们的纹饰,有凤凰纹、牡丹纹、双蝶纹、鹦鹉纹、菊花纹等,尤以鹦鹉纹为珍贵。制作工艺采用刻划结合,模印和印刻结合的手法进行美化,使整个瓷器底蕴丰厚,线条坚挺,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极具动感和美感。2002年,我在济南公出时,收藏到了一件上林湖生产的大洗。这件洗口径18厘米,高4.5厘米,四周刻荷叶纹,内衬荷花,釉色青翠,冉冉如生,大有“一阵和风万叶翻,丹霞翠羽缀睛川。开合舒卷随天意,真美原来是自然”的花中君子风范。其做工之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引以为珍。
多年来,我通过“ 以藏养藏”,收藏了近百件(套)青瓷,其中不乏“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鹦鹉纹盘”、“龟荷纹盘”、“丁字款盘”、“鸡头执壶”、“倒挂青瓜执壶”、“火石红”等青瓷中的精品。这些青瓷静静地存放于我的“春秋轩”中,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人事的更迭,世情的嬗变,也娓娓地讲诉着中国古老文明与文化的璀璨辉煌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本文作者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